很多朋友羨慕我有機會體驗墨爾本的生活,又很好奇澳洲是一個怎樣的地方?作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80後女生,對來到彼邦生活感受良多,也帶來了很多反思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基本生活篇吧!
# 墨爾本 (下稱 Mel) 、香港 (下稱HK)
(Mel) 1000尺的房屋:細;2000尺的房屋:過得去;3000尺:好大;
(HK) (親愛的,你懂的);
(Mel) 冬天不開暖氣會死人的;
(HK) 夏天不開冷氣會死人的;
(Mel) 車是基本生活必需品,比香港便宜,外表不重要,著重功能,街上時時見到蒙上一層厚灰的車;
(HK) 車是身分象徵,奢侈品;
(Mel) 晚上關燈後,你會充分體會何謂「伸手不見五指」;
(HK) 四處燈火通明,街燈足以令你失眠;
(Mel) 房屋大部分以木材搭建,隔聲能力低,鑽孔隨時弄壞房屋結構,強風吹至會感到搖晃;
(HK) 石屎房屋,堅固,隔聲能力佳;
(Mel) 平民食物:生蠔、牛扒、蝦、海產、帶子、三文魚等(一打生蠔約HKD$72,與在這裡吃一碗日本拉麵同價);
(HK) 酒店食物:生蠔、牛扒、蝦、海產、帶子、三文魚等;
(Mel) 食費貴,喜歡在家下廚和宴請朋友,少有出外吃飯;
(HK) 家中地方小難請客,外出吃飯很方便;
(Mel) 用食水沖廁,沖廁水是要付錢的(不得不說,這件事讓人好有壓力!);
(HK) 用海水沖廁,免費的;
(Mel) 垃圾車一星期來一次(你不會敢亂丟垃圾,因為惹來不速之客最終自己受害,鄰居還可以到州政府投訴你),大型垃圾需要致電預約才可以棄置。州政府為每戶提供3個分別棄置不同物品的大型垃圾桶,並派發精美小冊子教你做好垃圾分類;垃圾桶平日放在你家門口/後園,倒垃圾前一天要拉出路邊;
(HK) 天天倒天天清,垃圾桶設置於公家地方;
(Mel) 返工/食飯/買餸都要揸車,10個有9個人有車牌,否則「邊度都唔使去」;
(HK) 超級方便,四通八達(我覺得在香港生活,坐的士平過養車);
(Mel) 本土文化保護意識很高,價格再高都會支持國產;
(HK) 喜歡外來新鮮事;
(Mel) 人工貴,送貨和安裝費用分分鐘貴過你買的東西;必須自己動手砌傢私、自己搬屋、自己學維修、生病自己買藥吃;
(HK) 送貨砌傢私維修請人代勞;
(Mel) 公共交通工具少,班次疏落,不要期望在街上會遇見的士,最好先行致電預約;
(HK) 班次頻繁,也有24小時服務,的士處處;
(Mel) 在街上走10分鐘可以不見一人;
(HK) 人山人海;
(Mel) 流行在後園種植,菜蔬、香草、檸檬、水果各式各樣(最近朋友送來新鮮摘下的檸檬,又大又靚,100%organic);
(HK) 都是買現成的;
(Mel) 著重創意和生活質量,穿衣簡約,重視個人風格,不崇尚名牌;
(HK) 緊貼生活潮流;
(Mel) 6PM整個商場空空如也;
(HK) 6PM開始Happy Hour ;
(Mel) 一手產品貴,二手產品有價有市;
(HK) 二手市場並不流行;
(Mel) 家庭裝食品超級無敵大,雪櫃至少放置一星期食物;
(HK) 雪櫃容量有限,3天存量算好了;
(Mel) 一日四季,時晴時雨難捉摸。一個公園,東邊放晴西邊下大雨;
(HK) 地方小,天氣不成問題,打風落雨繼續happy hour。
外國的月光不會特別圓,不論在那裡生活,還是要努力學習和付出,但能夠透過不同地方和人去反思自己的生活,也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