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ude House Play Stick 101 用後感分享

化妝品的質地不外乎粉狀、液狀和膏狀,膏狀最適合乾燥天氣/皮膚,要讓皮膚看起來水水潤潤,膏狀產品最佳。

話說最近從韓國訂來Etude House的play stick 101,使用一段時間後,覺得也值得跟大家分享。Play Stick的賣點,除了韓國有名的Blogger Pony做示範之外,更重要的是多功能,一支能夠做到胭脂和唇膏,帶出街好方便。上一對一個人化妝班,我也會教學生用。

img_5401

個人最偏愛14,不論用作胭脂或唇膏亦很出色,讓人看來立即有好氣息。由於顏色較鮮豔的關係,很多人會擔心太搶眼?其實只要仔細推開,或是調整用量就好。適合皮膚白哲的女生。

11作陰影之用,本來真是方便,但顏色我覺得偏黃,皮膚白哲者不太合適,如沒有仔細推開很容易產生污糟的感覺。調轉頭來說,它會適合皮膚中間色/偏深的女生。

12比較平實大路,珊瑚粉紅,簡單帶出好氣息。適合喜歡低調的女生。

現時市面很多二合一的產品,大家不妨多留意,為化妝袋省位又方便補妝。

IVE 職業講座——膚質分析及上班妝容示範

  

今次再去IVE擔任Career Talk講師,教同學分析膚質和上班妝容示範,讓大家為未來就業作好準備。最驚喜的是,男生人數比女生多!課後留下發問的也是男生!

學習了解臉部皮膚需要,其實沒有男女之別,它同樣是身體一部份。整潔的儀容在交際和生活各方面,也是很重要的。

兩小時很快就過去了。希望今次的分享能夠為年輕的你們帶來幫助和啟發!🎈感謝IVE老師的邀請😊。
   
 

告別一成不變的化妝方法吧!

每次要化妝的時候,我會先問問自己,hey,你想今天給別人一種怎樣的感覺?

很多時候,我們都太忙碌了,每天拿起化妝掃和化妝品,就不問理由把它們往臉上堆。久而久之失去了新鮮感,久而久之忘記了觀察自己臉上的優點和缺點,然後妝容都變得平凡沒趣。

真的,我覺得不應該讓化妝成為責任,而是讓它點綴你的生活,讓它說出你心裏的想法。

化妝的方法其實大同小異,但我很着重讓不同學生透過不同的方法,認識對自己最佳的化妝技巧,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使用化妝品。參加化妝班最重要的,不是認識化妝品的價錢(因為你只需要去百貨公司就能夠了解),而是讓我告訴你最適合你的方法,這才是化妝班的精髓。

這次遇上了一位希望能夠增加自己化妝樂趣的學生。化妝的技巧和工具都有了,就是需要老師告訴你如何藉着小技巧帶來最大的好處而已。

小技巧,大改變,就是化妝最神奇和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
好物大推薦 — M.A.C. Canister 便攜式化妝掃筒

大家猜猜這M.A.C.的小工具是什麼?

這個好東西真是要給大家介紹一下,只要你是一個會化妝的女生,就應該擁有一個。又或是好像我一樣,十分愛惜自己的化妝掃,卻還未找到好方法儲存的話,就應該考慮入手了。

每一個人擺放化妝掃的方法也不相同,我是向來習慣把化妝掃插在筆筒,取用方便,又不用擔心放在袋裡令毛掃變形。但是這方法有個缺點,就是不到數天掃端就會黏塵,還有用完化妝掃後粉末很容易會沾污其他物品。

好用的化妝品配件真是難找,在香港找到的不是超貴,就是品質參差。這幾年一直在努力搜尋儲存化妝掃的配件,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心水。坊間也有很多化妝掃袋,有尼龍的,有仿皮的,但前者的缺點是很難洗乾淨,後者很容易破爛。

後來無意中在MAC美國的official website見到MAC Canister,心裏大喜,它正好能夠解決我的煩惱,立即請美國朋友幫助幫忙。

MAC Bursh Canister 是什麼?其實它是一個便攜式化妝掃筒,是個可站立式的透明膠筒,分大小兩個size。但大的out of stock,我就買了小的。如果你有很多化妝掃,就應該買個大的,但是我這個買來放置常用的化妝掃,所以買小的還可以。

我最欣賞它的地方是可以照顧到大小和高度不一的掃具,膠筒可以自己調較高度的,只要向左右兩邊一擰一扣即時扣實,不用擔心化妝掃受壓變形或跌出。

另一好處是方便清洗,比起一般布類的化妝袋更易處理了。香港天氣潮濕,要清洗化妝用具還要考慮天氣,這一點是頗為煩惱的,而MAC Bursh Canister就沒有這個問題了。能夠為我慳時間實在很重要,因為我的時間表有很多無法估計的改動,有時晚上回家已經累得倒頭就睡。

還有它很輕身,也不佔多少位置。它的膠不是硬膠,也不是很軟身的那一種,這樣就可以輕微卸力不會被壓壞。把蓋蓋起,不會沾塵也不會弄污其他東西,不論用於日常保管化妝掃,或是出門去旅行的時候,都相當方便呢!

售價$19美金,以一個膠類用具來說是偏貴的,但以功能和用途來說,個人還是覺得相值得!街上一個手工中下的化妝袋一、二百少不了,還沒有這個保護化妝掃那麼全面的功效。後來發現竟然是德國製造,是個小驚喜吧!

新娘化妝師心路歷程~~鋼琴的啟示

當化妝師之後,被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是「為什麼你不去當鋼琴老師?好好搵($)呀!」

又有客人知道我懂鋼琴,也會好奇為什麼選擇當化妝師而不是鋼琴老師?

1186104_10153236462810554_1671083775_n

從來沒有想過當鋼琴老師–即使在剛當上化妝師完全沒有收入的階段。沒有特別的原因,就是覺得彈琴是單純的興趣,我喜歡音樂,比較享受獨自埋首在音樂世界,讓心靈稍為歇息,卸下心靈的重擔。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此舉有點浪費,但我覺得最寶貴的是學習音樂的過程,而不是它的「回報能力」。

7歲開始學琴,那時從不覺得彈琴是享受,每天都在反覆練琴,玩樂的時間沒有了,陪伴我的只有無數壓力、練習進度不佳的沮喪、疼痛的手指頭,每逢考試就緊張得要死,除此還有學業壓力。但最好笑的是我自己要求學琴的,父母反而從來不加壓力。

一首2-3分鐘的樂章,首先要獨立練好個別的小章節bar;然後練習如何可以把每個獨立的bar完整地連結,再練習每個不同段落的連結;練好個別的小節,才可以好好讓整首樂曲呈現眼前。除此之外,還有每天必定要做的基本技術訓練,用來保持手指靈活度和彈跳力,半小時少不了。

對我的家人來說,琴聲不是美妙的化身,考Grade 8那年我差不多讓他們瘋掉,想起來真是抱歉!他們聽到的都是練習階段的曲子,彈得支離破碎又難聽又恐怖是必然的,我還要不斷重覆同一個小章節數千次。舉例說你在5分鐘內不斷重覆聽我彈某流行曲的其中一句,接下來5分鐘是另一句,還要不知多久才會聽到一只完整的曲調,耳朵也真的很受罪。

辛苦,好辛苦,我不是天才類的人,但靠練習還算應付得來。直到學琴第五年,我才覺得彈琴好玩,開始在朋友婚禮彈琴唱歌,開始學夾band學打鼓。人長大了,才明白這個艱澀的過程對我的人生多麼寶貴。學彈琴的好處是,除了學會彈奏樂器,就是鍛鍊出一種態度,讓自己在最不見出路的時候學會忍耐到底,因為之後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了。

學化妝的過程也是這樣。一開始見不到天空,但我都耐心忍住,雖然一直患得患失,心情常有起伏。

我很了解我為夢想付出了多少,所以我也會期望別人能夠尊重我的付出。這世界有不少天才,更多的卻是默默努力的人。

人類聚居生活本來就是互相發揮長處互補不足,我們無法完全得知每個獨立的故事的,但我們可以學會尊重別人的努力(特別是freelancer如翻譯、化妝師、音樂人等工作性質的),避免以消費者的心態思維評頭品足。千萬不要簡化別人的努力,那不單傷人,還會在別人心裡留下欠缺尊重的形象。成為化妝師後,我比以前更加尊重每個為實現夢想而付出努力的人,因為我知道沒有從大爆炸得來的成果,擁抱夢想工作同時,那裡還有無數眼淚、心血、孤單無助和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