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的知性美

Photographer : Alister @alisalisdestination

Makeup and Hair : Oska@Mrs.Praises’s Makeup

今輯照片,攝影師和我想來一點突破。在選角、衣服和地點時,我們都刻意把色彩減到最少。

今次的化妝和髮型難度很高,攝影師Alister想要剛睡醒起床的慵懶感覺,所以在我要盡量找出模特兒的特質。單是唇膏我就用了3種顏色去調出心中所想的色彩,模特兒說很喜歡這種顏色,從未試過,想不到這樣好看。

 

當外在的東西都褪去,才能夠讓真正的自己有被發現的可能性。

每天接觸化妝品和希望變得更漂亮的女生,我也會問自己,到底女生怎麼才會讓人感覺漂亮?

化妝是讓女生變美的其中一個方法,但單靠漂亮的臉龐,卻不會讓人喜歡上你。女生的美,我越來越覺得是一份由心發出的氣質,自然得不能讓人拒絕你。

這是墨爾本街上的一家餐廳。有風,有陽光的下午。

不得不承認,在澳洲居住了快將3年,對我的影響還是不少。澳洲人穿著相當隨意,隨意到一個地步會讓你覺得潮流是不存在的,但即使他們刻意打扮,感覺還是很實在很自己,那身打扮衣飾有如他們身體一部份,不會喧賓奪主。

從小我就特別喜歡有個性的事物。有型格的、獨特的、能夠帶出個人風格的,都會讓我沉醉。我自己不走甜美也不跟潮流,有時甚或刻意把上季的東西留著下季穿。潮流不能不知,但不需要統統擺上身,認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環。有時過於賣弄名牌和身外物,創造的不過有如鄧小宇所說的「視覺上的噪音」。

 

香港和澳洲婚禮大不同

還記得當年選擇當上化妝師,是因為我發現自己會為每個第一次接觸的場景感到無比興奮和期待。

常被問及,澳洲和香港的婚禮有什麼不同嗎?

不同之處實在太多。最基本的概念是,澳洲本來就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,在這裏居住的人來自不同地方和文化背景,所以婚禮模式都是百花齊放,各有各的特色。

澳洲的婚禮,常常都是三語同步進行溝通。英文、廣東話和國語是最基本的,我的客人大多數是亞洲背景,有在這裏長大的,有從前讀書然後留下來工作結婚的,在這裏結婚然後家人有從不同地方來到澳洲參加婚禮,所以語言相當重要。對客人來說,能夠和自己溝通很重要,然後為了讓家人放心,化妝師能否與家人溝通亦是相當重要。香港的話則以廣東話為主。

婚禮模式方面,澳洲基本上是沒有特定形式的,因為每個新人都會因應自身需要和成長文化去決定婚禮的程序,所以我和新娘子會緊密溝通,每次都需要為客人度身訂造當天的流程。香港就是中西合璧的模式為主流,而今年也有一些新人是全西式的婚禮。

造型方面,澳洲婚禮很着重新人和賓客的交流和互動,新娘一天換多過三套衫禮服只屬少數,有些是一套走天涯,造型要求都是以清新優雅為主。澳洲生活的氣氛本來就是比較悠閑的,婚禮亦然,無論是新人和賓客都會自在地享受每個環節。香港因為中西合璧的關係,加上要配合長輩的期望,一整天下來的環節都相當緊湊,晚宴上敬酒換送客造型時機更加是相當考驗化妝師速度和功力的。

工作團隊方面,澳洲vendor都很樂意溝通,這一點,我是非常欣賞的。無論是化妝師、攝影師、婚禮場地統籌和司儀,通常一見面大家就會彼此問好握手和自我介紹,一整天下來都是喊對方的名字。我們整天都會保持溝通,了解大家的工作需要和進度彼此配合。在香港,vendor相對都是比較獨立行事的,一整天下來大家可能都只是稱呼對方攝影師、化妝師,不過主要還是視乎整個團隊的合作火花,有一些比較內斂,有一些早上已經混熟了。

至於分工,澳洲人的工作分工概念是非常清晰的,化妝師就是化妝師,攝影師就是攝影師,攝影師助手就是攝影師助手,司儀就是司儀,不會要求你協助其工作。所有牽涉到打燈、拋裙或整理裙尾等攝影部份,澳洲攝影師都會自己一手完成,化妝師在場也不會要求化妝師參與。其實大部份攝影團隊都是專業又友善的,亦會彼此尊重,不會把所有事情變得理所當然,惟曾遇到少數亞洲攝影師會把化妝師理所當然地「私有化」。如有次攝影師要求我幫客人拋頭紗,當時風大,新娘站立的位置還要是逆風,我跑+拋了10多20次攝影師還不滿意,結果是新娘子當塲當機立斷要求不再拍攝這場景,因為她心痛辛苦來回跑了那麼多次,還私下跟我說請我來化妝最後卻要當跑手實很不好意思(謝謝我的客人那麼好!)。也試過有攝影師因為助手臨時缺席,藉詞說到海邊拍攝化妝師最好在場,要求客人加時付費把我留下,結果去到海邊我一直在旁幫忙打燈。化妝師的工作主要是為客人保持漂亮的造型,我在旁陪伴standby每分每秒都在思考和預備接下來的部份,standby時我是金睛火眼留意着客人的需要的。在不影響化妝工作質素前提下,我還是樂意幫忙的,但是當不合理地虛耗到我的體能和精神,對我的客人是有所虧損的。

婚禮場地佈置方面,澳洲的佈置大部份偏向使用鮮花。鮮花在澳洲是價值不菲的,修讀花藝課程期間,老師曾經提過在澳洲要營運一家花店成本有多高,加上鮮花的脆弱特質,鮮花售價也長居高位。當整個場地也使用鮮花作佈置,其實裏面花費不菲,還要看花材而定,有一些花材較為特別和季節性的,費用更高。鮮花在這裏有高貴和高潔的象徵性意義,所以大部份的客人也樂於採用鮮花作為佈置。澳洲有很多出色的花藝師,每次參加婚禮也讓我大開眼界,漂亮的鮮花佈置悅人眼目。而香港,婚禮佈置很多元化,各適其適,潮流玩意,主要還是看場地走中式還是西式路線,是酒樓或是酒店,每個場地都會有不同風格了。

2017.12.31

2017.12.31,我的戒指失而復得了。

半年前意外地丟失了媽媽給我的白金鑽石戒指。還記得那天很冷,早上去教會,中午跟朋友食飯,晚上回家才發現手上的戒指消失了,大概因為冬天太冷皮膚收縮滑出了。 戒指小小一只,此刻或在草地泥地路邊,根本不知道從哪裏找起,從那裏開始丟失也毫無頭緒,更何況身在墨爾本?為了這事心裏一直耿耿於懷,只好無奈接受是自己太大意。這戒指跟一只手鐲是一套的,每次戴上手鐲時心裏就會特別難過。

2017年最後一天。今早完了崇拜,人已差不多回到車上,奇怪地腦海忽然又想起這隻戒指,心裏覺得要找回來是不可能的,卻有個聲音說一試無妨,於是轉身回到教會裏去找人詢問。遇上有位弟兄很熱心的幫我找,見他找出了一個什麼都有的箱子,翻箱倒籠,就那麼一刻間我見到我的戒指在箱底,拿到手上我激動得什麼都說不出來,完全不能夠相信竟然能夠把它找回來。心裏面感謝我的神,也感謝這位弟兄幫忙。曾經以為多麼不可能的事,曾經覺得多麼渺茫的希望,2017年最後一天,它回到我的手上去了。

中午跟朋友吃飯,興奮地提起這件我不敢相信的樂事,大家說,今天發生這事,似乎很有象徵式意義。2017對我來說是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一年,遇上很多難關,而今天這隻戒指提醒我的,是信,聽見那個聲音就去。如果今天我沒有轉身回去,大概真的永遠也無法找回我的戒指。然後再來的問題是,我問自己為何從來不相信會有人拾到我的戒指?為何覺得會永遠失去了?為何從來不抱一絲希望?我不知道戒指是什麼時候被發現,也許是半年前那一天,也許是兩星期前,我只慚愧自己如斯小信。

每年跨年,人人都說去舊迎新。但今年最希望的,是失而復得。這份真是我今年收到最大的禮物,也是最完美的終結。

祝福大家,希望你們經歷滿滿的神蹟,還有滿滿的愛。

淺談我的夢幻團隊

 

自從新娘化妝班推出後,就有好些一直用心追看我的blog的客人問我,你要找助手了嗎?要擴展團隊了嗎?想過很多遍,我希望助手有什麼素質?希望我的團隊有怎樣的氣質?

首先,必須曾經跟我學習,了解我的風格。然後,就是平易近人的性格和良好的學習態度。

化妝不是死讀書就能成事的,懂理論跟操作是兩回事,所以令人多麼的懊腦。常被學生問及,你是怎樣知道該客人需要什麼顏色的粉底?怎麼知道份量要多少?怎樣知道這種底霜不合適?

答道:「是經驗。」有學生一臉無奈,也會有學生欣然相信。一句「經驗」,其實在學生心裡可圈可點。廣東話最貼切的回應是「大曬啦!」,意即還有什麼可以給你反駁了?

有些學生就總是心急,總是接受不了有些事情是需要累積的,難道整個世界運作的道理,都能夠是IPHONE一秒指紋解鎖?在GOOGLE輸入問題就立即有答案?學生跟老師的分別,本來就是因為經驗之距。

還記得學車初期,最受不了的就是量度不了的距離,感覺自己蠢了笨了,每次下課後都是一推挫敗感。我常問教車師傅:我怎麼知道車頭跟前車的距離足夠不會撞上?我怎麼知道我在行車線的中央不偏左右?我怎麼知道這條路夠兩車同過?師傅答我,「經驗呀,你開得多就知道。」有時我膽小開得慢或見到對頭車就立即推卻,只有師傅鎮地定說:「夠位,加速吧!」天生就不是天才底子,所以我從沒不相信運氣,自小只會靠勤力惡補。那時每星期上課兩天,密集開車,才終於在某天開了竅。惟有當你的駕駛時數增加,對物件才會有足夠的分析力,那是一種隨時間增長的經驗和知識。有時L牌朋友開車心慌意亂,我還是會安慰一句:「開得多就可以的了!」除了勤力,別無它途。

學車時師傅說我的優點和缺點是「勇敢」和「太勇敢」。我懂彈琴,對手腳同時操控部份很快上手,近乎是零難度,一開始我比一般人學得快,但同時因為過於講求速度一味心急,其實還沒有真的懂得如何協調手腳和速度之間的藝術,師傅時時提我放慢。

請選擇相信「經驗之談」。惟有你相信「經驗」成就成功,你才會有足夠胸襟承載每次工作有可能遇到的成功和失敗。

謙虛和誠懇,最重要。我不需要天才學生或助手,卻需要能夠放下自己成見的學生。學習需要空間,過多的自我把心和腦都,會妨礙我教新東西,會妨礙你的吸收。

做人和化妝,其實是通的。

躲不了的花粉症

踏入夏季,就是忙錄的墨爾本婚禮。最近實在是很忙碌,一直在工作和工作。

但今年的夏天,我也終於得到了讓很多澳洲人困擾的花粉症。

居家必備的抗敏藥

這裡跟別人討論的話題裡,花粉症絕對是首位。有人住多年沒事,有些數年就有,我還一直以為自己能夠免疫,做個少數的幸運兒。

我沒有一般人會出現的狂打噴嚏或流鼻水(雖然在香港一直有嚴重鼻敏感),反倒是雙眼眼皮又紅又腫和脫皮,然後眼周和臉上也出現了一粒粒的小東西。第一次出現是上月從香港回來後,起初我讓以為是食物過敏或是被蟲咬了。後來同學們見我眼腫得很厲害,就告訴我原來是花粉症,那時我才懂去食抗敏藥,那次整整一星期次後才復原。

前兩天晚飯後去散步,第二天眼睛附近又開始長了小紅粒。心知不妙立即吃藥,誰知還是壓不住,今天起床眼睛腫到只餘下1/4,眼周皮膚有點灼痛,說早前用的藥不夠力,立即去藥房買了一另款抗敏藥。這幾天繼續要教學生也要做婚禮工作,眼腫成這樣實在令我很尷尬,眼腫得有點像變了別個人似的,也由於脫皮不能化妝了,總不能拿建康開玩笑。

(有很多學生都會問我,脫皮敏感了又想化妝怎麼辦?我建議大家不應該化妝,第一是安全問題,你不知道化妝品會否讓問題惡化?不如忍一忍。第二是美觀問題,在脫皮敏感的地方化妝常會卡粉浮粉,不但沒有變美反而突顯了問題,何必勉強呢對不對?)

做化妝師,其中一個比較沉重的厭力是儀表問題。你不用是仙女美女但基本化妝和服飾穿戴有時代感都是必須的,客人對你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期望。我不介意天天化妝,現時我用的很多產品都是有機的不傷皮膚,反而是因為需要配戴隱形眼鏡令雙眼乾澀最難受,墨爾本天氣乾燥,眼水分泌不足就會很辛苦,加上時時極度早起,雙眼累上加累。最誇張的一次,是因為實在天氣太乾燥,一整天工作後眼乾到差點拿不下隱形眼鏡。在客人見到我美美落力工作前的2小時,或是完成工作拖著疲憊身軀回家後,其實我都在跟自己搏鬥著。

就這樣,有花粉症就應該盡量避開致敏原,所以戶外地方要盡量減少去。其實墨爾本的夏天常令我的內心充滿矛盾,太陽曬足16小時熱到暈,花粉隨風亂飛不能逗留戶外,亞洲人一曬黃上加黃,這邊廂洗完車一會又下大雨。。。難道還是只能夠去商場嗎?

夏季是很開心的季節。很多果園農場、winery都是一片漂亮得不得了的景色,最適合到戶外玩一整天。人生總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無奈,還有要學著接納的忍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