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旅人生活之語言篇:再見填鴨,放膽學會Aussie English!

很多人都關心一個問題:到澳洲生活,英文不流利怎麼辦?

英、美口音大家自小都習慣了,而Aussie English (澳洲腔英語)是出名不易掌握的,出發前一直擔心,努力看英語台,盡量讓耳朵習慣用英語溝通的世界。

剛抵步時,我完全不習慣Aussie English,雖然只是一般會話,但發音不同咬字不同,多聽多講,就慢慢習慣了。

香港向來被喻為國際城市,但說要接觸不同國藉的人,在墨爾本是一踏出家門就有這機會了。除了本地澳洲人外,我接觸過的還有不同國籍的人如馬來西亞、越南、印度、中國、希臘、台灣、韓國、日本、法國、英國、德國等等。接觸多元文化,讓我的眼界開闊了不少。澳洲是一個由大量移民人口組成的國家。澳洲政府過去一直很努力吸納技術人才和商業投資移民,以推動這個世界上第六大面積卻只有二千多萬人口的國家繼續發展。

IMG_9850

來到墨爾本,我對語言的全新體會是即管放膽去講!在香港,我總是擔心自己說得不夠「正宗」,又擔心grammer不正確,於是就不敢講了(不知道大家有否同樣的感覺?)來到這裡,我才明白過去一直活在填鴨教育下的陰霾(求學都是求分數)。語言在墨爾本為的是溝通,只要聲音夠響亮,用詞正確,即使你說不出完整句子或grammer不完全正確,別人總會明白你的意思的。在這裡跟你講英文的,除了澳洲人也有很多外地人,既然大家都是外地人,不太存在口音純正與否的問題,沒有人會挑剔甚麼,聽得懂就是了。有次在傢品店,跟有位約60歲的澳洲叔叔員工談起家常話,他說不喜歡墨爾本的冬天,太冷了,又叫我夏天一定要去Tasmania看風景。澳洲人很喜歡跟你傾談,就是買一杯咖啡或買東西,他們都很樂意寒暄一番。

除了英語,懂得普通話也會增加生活上的方便。這裡住了很多亞洲人,使用廣東話和普通話的機會也多。這裡有一個華人聚居的大社區,在這裡會找到你熟識的食物、日常用品和店鋪。最近天氣太冷,朋友們決定打邊爐,在BoxHill可以買齊所有火鍋食物和醬料,應有盡有的,豆腐白菜芽菜雲耳墨魚丸也可以買到。只要你會簡單的普通話,買東西是完全沒有問題的。以前工作需要到內地公幹,普通話算是可以,現在又有機會用上了,為生活帶來了方便。

有一次,在網上訂電話卡(這裡買sim card要提供身分證明文件才能夠給你賣,手續很多),遲遲未收到,打去查詢情況,接線生的口音不似本地人,搞了半天才了解到問題所在。放下電話,想一想才覺好笑,在香港就是完美主義,沒有充足準備都不願發言,現在為了「生存」,總是不知何故就會冒出一股勇氣了!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